【和諧中國網(wǎng)·和諧書院】
進入臘月,就慢慢有了“年味”,這是我年少時對“年味”的最初感覺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至70年代末,最不好受的就是餓肚子。吃了一個冬季米湯泡紅苕,對孩子們來說吃一個麥面饃和炒著紅、白蘿卜的炒菜面,是多么的渴望。
在我小時候時,一進入臘月,就盼望著吃“臘八面”。到了“臘八”這天,母親會把省了一個冬天的食油拿出少許,倒進鍋里,再炒些紅、白蘿卜片,有時生產(chǎn)隊還會分點豆腐,做一頓香香的炒菜面,美其名曰“臘八面”。臘八這天的“臘八面”不但讓全家人吃飽,還要刻意剩少許,分給雞、鴨等家禽吃。吃過“臘八面”,就算聞著“年味”了,又盼望著臘月二十三祭灶神,吃糖瓜了。
過了臘月二十,母親就開始蒸過年的饃饃了。初開始蒸的是純小麥面的黑面饃,到二十六、七日再蒸過年祭神和走親戚時拿的白面饃。記得有一年,母親剛蒸出了麥面饃,就趕緊給了弟弟一個。弟弟拿著饃用小手拍打著說:“你這該死的東西,這些日子你躲到哪里去了?讓我好想,好想。你??!”母親偷偷的擦了下眼角。
年三十除夕夜,家鄉(xiāng)風俗講究吃“串錢面”。過去使用銀元的時候,人們用圓鐵盒蓋做成圓形的面片,含銀元之意。現(xiàn)在是長方形寬面片,意喻百元大鈔。初一早晨吃“福餃”還有豐盛的席面。那是我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候。
從初一到初五,天天走親戚拜年,天天都能吃白饃和肉片。
年過完了,我又盼著過十五(元宵節(jié))。說來十分慚愧,由于家道貧寒,三十歲以前,只知道有元宵,卻從來沒見過元宵。吃元宵才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了。
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,歷史鄉(xiāng)俗名曰“送燈節(jié)”,這幾天又可以走親戚。對于幼年的我來說,走親戚又可以香香的吃飽肚子了。
提起過十五,有件事讓我終生難忘,那便是在外婆家做了一回“賊”。記得那年我十三、四歲,過元宵節(jié)時去外婆家,外婆把她過年時藏的干果、核桃、棗、花生、毛栗子等好吃的都拿出來讓我吃。我連吃帶拿,把外婆的干果裝光了不算,臨回家時還把外婆墻上掛的“鳥蟲蟲饃”揣在懷里給“偷”走了。現(xiàn)在想來仍感到十分可笑。
元宵節(jié)過完,“年味”就去的無影無蹤了。人們又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勞動中,開始了年復一年的春種秋收。
這便是我幼時的“年味”。回想過去,現(xiàn)在的好日子,天天都在“過年”中。
作者楊宗祥,幼年時期,因一次事故失去了右手,磨難一度使老人意志消沉。但在閱讀了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《王佐斷臂》等書籍和一些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后,受到激勵。從此便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,左手吃飯,下決心做一個自食其力,對社會有用的人。自2014年開始,老人積多年之功,寫成了一部歷史小說《戊戌外事》。小說將晚清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以故事的別致風格植入,以細膩的筆法描述了民間的社會活動、風土民情、民風民俗、生活習慣及天文、地理、歷史等知識,弘揚和褒獎了社會公德及做人美德,古為今用,伸張正義,傳遞了正能量,達到了弘揚真善美,鞭撻假丑惡的教育警示目的,不論從創(chuàng)意,還是從藝術(shù)手法、目的效果來看,都堪稱神來之筆,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。
【投稿】和諧中國網(wǎng)
郵箱:731590068@QQ.com
微信:131 4145 75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