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莎莎和母親
每天回到家里孫莎莎都要給母親按摩身體
“在那些一往情深的日子里,沒有人能分清什么是苦什么是甜,只要認準了,就義無反顧。”——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孫莎莎
山東臨沂師范學院的校園里,有這樣一名女生,每當下午下課的鈴聲響起,她無暇和其他同學那樣,享受豐富的課余生活,而是快步離開校園奔向一間出租屋里,因為那里有她最親愛的人——臥病在床的母親。
通?;氐郊依?,孫莎莎會一邊做飯,一邊將校園里發(fā)生的有趣的事講給媽媽聽,以排解母親獨自在家的寂寞,陪媽媽吃完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飯后,孫莎莎每天都會給媽媽進行按摩,緩解她身體上的疼痛。
母女二人這種節(jié)奏的生活,自孫莎莎8歲那年就開始了。
8歲女孩獨擔家庭重擔
8歲,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一個尚且生活在幸福襁褓之中的年紀,但是8歲的孫莎莎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的頂梁柱。1999年3月1日,平日里 辛勤勞作的母親突然倒下,經醫(yī)院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。為給母親治病,家中債臺高筑,半年后父親拋下母女而去,從此杳無音訊。
“沒有灶臺高,就踩著板凳做飯,家里的兩畝地也是她一個人來種。”回憶起10年前的一幕幕,孫莎莎的母親禁不住潸然淚下。
在村外的田地里,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,一個稚氣未脫的幼小身影,做著本應該是成年人從事的繁重體力勞動。讓母親記憶深刻的是2002年秋天的一天,11歲的孫莎莎去收地里的一畝花生,力氣小拿不動镢頭,她便用手一顆一顆的拔,再把漏掉的花生一個個挖出來,傍晚天降大雨,孫莎莎用推車推著收上來的花生回家,由于力氣小,繩子綁的很松,花生一次次從車上滑落,又被倔強的孫莎莎一次次的抱上車.....。走到村口,莎莎看到了心急如焚的母親正拄著拐杖等著自己。母女二人抱著哭成一團。
沒有經濟來源,小莎莎養(yǎng)成了這樣一個習慣,她會在放學后去集市上逛逛,不是去花錢買東西,而是偷偷將別人扔掉的菜葉撿回來,然后拿回家以維持母女的生計。沒有取暖的東西,冬天家里冷的像冰窖,母親的病加重了,疼的整夜無法入睡,孫莎莎會把母親的腳放進自己的懷里,邊按摩邊陪母親說話。
生活的苦難沒有壓倒這個小女孩,反而讓她更加茁壯的成長起來。上初中的時候,孫莎莎沒有買過一本課本,都是借用上一級同學用下來的舊書,但是卻年年考試得第一名。
身背母親外出求學
9年的時光蹣跚而過。2005年,孫莎莎以600多分的好成績被即墨一中提前錄取,但是她卻高興不起來:學校離家30多里路,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一個人在家怎么辦?于是孫莎莎像母親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,和母親一起去上學。但是要強的媽媽卻不忍再拖累女兒,甚至對莎莎發(fā)起了火。
“媽媽你一個月吃不上一頓熱飯,衣服沒法換,叫我怎么能安心學習?。?rdquo;最終,莎莎說服了母親,她將家里的房子出租出去,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不足10平米的低矮民房,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。
早晨5點,孫莎莎起床做飯,然后幫母親穿好衣服、洗漱,等媽媽吃完飯匆匆收拾一下就背上書包跑向學校,中午下課鈴聲一響,她便又回到家里給母親做飯,晚上下了晚自習,她先幫母親按摩關節(jié),安頓母親睡下后莎莎經常看書學習到深夜。
盡管莎莎已經將生活的花銷節(jié)儉到了極致,但是兩人每天仍然需要至少3塊錢的生活費。每年寒暑假,孫莎莎都會去工廠打工,有時甚至干完白班干夜班,一天工作超過16小時。
2008年,孫莎莎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山東省臨沂師范學院,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大學夢。“走到哪里,我都要帶著媽媽。”遠赴他鄉(xiāng),她依然選擇帶上母親。
她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,為賺取母親的醫(yī)藥費、生活費和每月120元的房租,孫莎莎參加了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,利用每天中午和晚自習放學的時間打掃教室衛(wèi)生,利用周末的時間到社會上發(fā)廣告宣傳單、做促銷,賺取微薄的酬勞補貼家用。
最大的心愿是把母親的病治好
由于無錢醫(yī)治,孫莎莎母親的病一直拖著,每天只吃一分錢一片的止痛藥,長期的吃藥讓母親的腸胃也變得紊亂,還經常因為上火而伴隨牙疼,這讓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孫莎莎心如刀絞,“將來一定要把母親的病治好。”她在日記里暗下決心。
每天晚上,她都要給母親進行2個小時的按摩,與母親拉家常,對母親進行心理上的安慰。她還到校圖書館借來家庭醫(yī)學方面的書籍,幫母親調節(jié)飲食,增加營養(yǎng)。在孫莎莎的悉心照料下,母親現(xiàn)在的病情較以往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。以前母親臥床不起,連吃飯都要靠人喂,現(xiàn)在雖然步履蹣跚,但是已經能夠下床走動了。
樂觀女孩微笑面對生活
記者從見到孫莎莎的第一面起,就被她樸實的微笑所感染?;貞浧疬^去艱苦的生活,這名“90后”女生的臉上透露著樂觀與陽光,沒有一絲傷感。
“她是一個熱情、外向、樂觀的人。”大學同學荀麗利說。小荀說,剛入校時,她聽說孫莎莎是和母親一起來上大學的,起初大家以為莎莎家庭情況良好,母親是來陪讀的,但是很快小荀便了解到情況不對,她發(fā)現(xiàn)孫莎莎身上穿的衣服居然是上小學六年級時買的,平時也不見她亂花一分錢,一有課余時間就到校外打工,“我們了解了她的情況后更覺得她很了不起。”
輔導員董老師說,孫莎莎身上有兩點讓他印象深刻,一是是非常堅強,入學后并沒有主動向系里反映家里的情況來獲取補助,從沒有提過特殊要求。還有就是莎莎自信樂觀的生活態(tài)度,她經常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,主動幫助別人,從來沒有消極的情緒。
在孫莎莎的日記里,記載著這樣一些人和數字,“初二,英語老師送我一條褲子,中國銀行的郭阿姨幫我交上了高一的學費,即墨市民政局為我們辦理了農村低保.....。”對于這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,她都要下決心將來要予以更好的回報。
“媽媽,我們以后就好了。”這是孫莎莎對母親常常說起的一句話,母女二人在相互鼓勵下,憧憬著美好的明天。
最近,孫莎莎被推選為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,她正用自己的生活經歷感染著身邊更多的人